情系济园
当前位置: 首页 -- 校友工作 -- 情系济园 -- 正文
阔别三十载,再叙同窗情——物理教育专业1995届1班同学毕业30周年聚会圆满成功
发布时间:2025-09-12        浏览:

时光荏苒,岁月如歌。当秋阳温柔地洒满济园的梧桐大道,一场跨越三十年的青春之约,正悄悄拉开帷幕。8月19日,济宁师专1995届物理教育专业1班的同窗们,从各地奔赴而来,带着岁月沉淀的从容,也揣着对青春的炽热惦念,赴这场迟到了太久的相聚。

同学们陆陆续续来到聚会现场,一句 “你还是老样子”就仿佛回到了上学时的情境, 滚烫的笑意与紧握的双手传递着浓浓的同学情谊。大屏幕上,一张张老照片缓缓滚动。有当年在教学楼前的集体合影,青涩的脸庞上满是对未来的憧憬;有部分同学外出旅游在山顶的合影,散发着挥斥方遒的豪情,也有某位男生和他爱慕女生的合影,还有十年聚会和二十年聚会的留影…… 这些被时光封存的画面,像一把钥匙,瞬间打开了记忆的闸门。笑声在会场里回荡,带着对青春最鲜活的怀念。

上午9点,聚会在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辛允东的主持下正式开始,党委书记卫建勋代表学院首先致辞,回顾了三十年的岁月变迁,感谢同学们克服距离与忙碌,为这份同窗情谊奔赴而来。当年的高数老师刘德胜副校长发言,他细数同学们当年的趣事,寄语大家珍惜情谊、保重身体,话语间满是欣慰与牵挂,刘老师还特意指着毕业合照中的教师,逐个辨认并向同学们介绍老师的状况,三十年已过,有些老师已经离开了我们,同学听到后也是感慨万分。当年的辅导员张永强部长系统介绍了学校变迁,展望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。随后学院院长岳现房详细说明了院系发展历史及规划前景。同学们为母校取得长足发展由衷欣慰。已退休的陈传祥书记对同学们的聚会表示热烈祝贺,并叮嘱同学们在努力工作之余要好好锻炼身体,为工作和生活打牢身体基础。

自由交流环节,成了最动人的时刻。同学们卸下生活与工作的疲惫,围坐在一起,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宿舍夜谈。同学们依次向老师们汇报了工作、生活状况,表达对学校和老师的感激之情。有人分享求学时的点点滴滴,有人讲述三十年的职业历程,从初入职场的迷茫,到如今在岗位上独当一面,语气里满是坚韧;有人代表没能到会的同学转达对老师们的敬意和对同学们的歉意,有人调侃某位没有到会的同学:他没来是因为知道张导要来,吓得不敢来啦!引得众人哈哈大笑老师坐在同学们中间,时而倾听,时而插话,像当年一样,耐心地回应着每个人的分享。

随后,同学们代表全体毕业生,向老师们敬献了毕业 30 周年纪念礼品 。献完礼,大家一同移步校园,参观新校区。看着崭新的建筑、先进的设施,同学们不时停下脚步,拍照留念。大家在理科楼前,拍下了一张新的集体合影,照片里的人们,脸上依旧带着笑,只是眼角多了些细纹,却更添了几分岁月的温柔。

午餐时分,餐厅里热闹非凡。大家共同举杯,酒杯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。“为了逝去的青春,干杯!”“为了不变的同窗情,干杯!”“也为了我们的未来,干杯!” 酒杯里的酒,映着每个人的笑脸,也装着三十年的牵挂与祝福。有人提议,以后每年都要聚一次,哪怕人少,也要见见面、聊聊天,大家纷纷点头赞同,眼里满是期待。

夜幕渐渐降临,聚会也到了该结束的时候。同学们在校园门口依依不舍地告别,有人紧紧拥抱,“下次见面可别再等三十年了!”“一定常联系,别断了消息!” 有人互留联系方式,反复叮嘱 “到家了记得报个平安”。车缓缓开动时,有人从车窗探出头,挥手告别,直到身影渐渐模糊。

此次聚会,像一场温暖的回溯,让大家重温了青春的记忆;更像一座桥梁,连接起过去与未来,续写了同窗情谊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往后的日子里,会好好珍藏这份情谊,也期待着下一次的相聚。相信这份在青春里萌芽、在岁月里沉淀的同窗情,会在时光的打磨下,愈发醇厚、绵长。

(撰稿:杜少将      摄影:张路      审核:岳现房      责编:孟凡华)

  • 济宁市曲阜新区杏坛路1号
  • 0537-3196106

Copyright 2013-2018 济宁学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    邮编:273155     备案序号:鲁ICP备12014410